close

古人說:以史為鏡,可知興替;以銅為鏡,可正衣冠;以人為鏡,可知得失。

 

十年河東,十年河西。沒有一直處於上風的國家,也沒有一直處於挨打的國家。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後,這世界的經濟一直處於此消彼長的態勢發展著,其中,經濟體制的發展脈絡卻是不停的從錯誤中修正,並且證明了只要是可行的論點,即使當時的執政者不採納,未來也一定會被重新提出,例如:John Law他出版了一篇文章,標題為《論貨幣和貿易——兼向國家供應貨幣的建議》,當時雖然被法王路易十四短暫採納,並有效改善當時法國因龐大國債而瀕臨破產邊緣的國庫,但最終仍在18世紀初被否決,以致於當時的法國金融市場完全失控。但他的思想影響了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‧史密斯。

隨著黃金的地位轉換,看現今的貨幣走向,發現沒有永遠的強勢貨幣,美金現在或許可以運用國際地位讓他的幣值保持一定的價值。可是,隨著無限制的發行美鈔,造成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美元、歐元、日幣這世界三大經濟體同步貶值的情況下,勢必讓全球的貨幣流動更加快速,也讓全球貨幣交易員、避險基金的資金到處流竄,造成全球經濟大災難。那麼,下一階段的強勢貨幣又是什麼呢??

當發現石油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附加價值品時,大量的開發石油成為趨勢,但是天然能源有資源枯竭的一天,現在許多油田已達到產量的峰值,每桶原油價格節節攀升下,總有一天有錢都買不到時候,那麼下一個替代能源會是什麼??

「然而,在缺少石油的世界裡,我們的經濟該何去何從?--當我闔上這本書,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中。

有人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因能源危機而引起的戰爭,確實有一定的脈絡可循。
近五百年來,大海航時代開啟了經濟突飛猛進的歷史,不難看出一個國家的富強來自於經濟的實力,然而經濟的實力來自於國家擁有了多少資源及自由貿易。

萬一真的沒有合適的石油替代品,世界經濟陷入低增長、停滯,甚至一段時間的負增長,大家的日子還是得過下去。但是要怎麼過??是要回歸掠奪式經濟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,還是坦然接受即將到來且不知維持多久的窮日子??

這問題值得我們深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ewissa 的頭像
    anewissa

    慵懶生活fun旅人

    anewi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